美麗鄉村建設既要“香味兒”也要“土味兒”
2015-07-20 10:33:04? 作者: 來源: 責任編輯:延平新聞網
|
??? 19日,在延平區大橫鎮葫蘆坵村,筆者發現,每戶嶄新的獨棟小樓后都有一道2米多高的白色圍墻,一排排百香果散落圍墻四周。 別墅一樣的樓房后為什么要砌一堵圍墻?筆者帶著疑問走進一戶村民家探個究竟。只見小小的圍墻里各樣農機具整齊地堆放著。“這些都是我下地和飼養雞鴨必須的工具,之前只能堆放在門口,如今放在圍墻里,既方便又整潔。”村民老張高興地說,一堵圍墻,讓村里干凈了不少。 葫蘆坵村作為延平區于2012年建設的首個美麗鄉村,結合災后重建惠民工程,經過兩年的不斷完善,成為南平市創建“美麗鄉村”首批示范點。但有個問題令村干部們一直很頭疼:獨棟小樓建造得不亞于城里,可村民們總喜歡把籮筐、麻袋、瓢盆等雜物凌亂地堆放在房前屋后,并且“屢教不改”。“不是不愛干凈,我們也有苦衷。”村民們說,這些工具都是下地和飼養雞鴨必須的,剛剛精心裝修過的新房都不舍得堆放,只能堆在門口了。 與區住建局匯報、溝通后,葫蘆坵村大膽創新,為每戶后門都新建一道高2.3米的圍墻,統一規劃、施工。為了與原有建筑風格相融合,白色的圍墻上還開了一個小窗,裝飾有竹子造型的欄桿,周圍選用當地盛產的百香果作綠化,呈現出獨特的閩北韻味。村民們也自覺將農具等雜物收納在圍墻內,村里也變得干凈整潔了。 和葫蘆坵村不同,西芹鎮高坪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又是不同的思路。 高坪村以一對造型奇異的“鴛鴦石”令不少游客慕名而來。在今年九月剛剛結束的“一元門票游大武夷”活動中,高坪被列入鄉村旅游點,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原汁原味的農家風情吸引了游客約1.5萬人。在開發旅游資源時高坪村特別注意留住原有的鄉村“土味兒”。在農村,不少村民都習慣在房前空地上種植一些青菜、蔥蒜等蔬菜。菜的產量雖小,但也可供一家人自給自足,多余的還可以出售給附近農家樂,增加一些收入。村里鑒于此,決定在不影響整體景觀,不占用公共空間的前提下,允許村民保留自家房前屋后的小菜地。而且村里組織施工隊員專門上山砍下竹子,編成一座座樸實可愛的小籬笆墻,不僅起到遮擋、劃分區域的作用,也體現了濃濃的鄉土氣息。高坪村原以土坯房居多,在立面改造時施工人員特意采用了傳統的掛網工藝,混合黃泥巴與紙筋,再摻上少許水泥,最后用壓板方式勾勒線條,充分體現農家風情,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而位于延平新城范圍內的夏道鎮小鳩村接近城郊,選擇的則是白墻青瓦的徽派風格,展現更為現代化的小城鎮風貌。 “美麗鄉村絕不能用城市人的眼光和需求來建設,必須根據農村居民的生活習慣“量體裁衣”。只有最大限度保留鄉土元素,留住鄉村靈魂,才能讓美麗村莊不僅建設得好,并在今后步入自覺、良性的運營軌道。”延平區住建局相關領導介紹。 ☉張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