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村干部“倒貼”莫進行道德綁架
2020-09-24 10:53:09??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半月談記者近期在中部某省一已摘帽貧困村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該村公用賬戶里的辦公經費不足6000元,但該村每月公用電費就得約3000元,每年打印費為3000元至4000元。“村里只要因沒交費停電了,電費就得我掏。”該村村支書說。(9月22日 半月談網) 日常辦公經費解囊相助,項目工程費用舉債墊付,公務接待考察自掏腰包……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村干部在“倒貼”集體工作開支。一位村支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5年村里修硬化路,項目撥付資金90萬元,只夠鋪路面,配套設施缺錢,她墊付30萬元。該村申請省級傳統村落,做村莊保護發展規劃,花費11萬元,其他村干部湊了7萬元,她自己墊付4萬元。環境整治、道旁綠化……保守估計,該村支書每年往村里倒貼20萬元。 據介紹,村干部倒貼的情況,在部分農村,絕非個例,當地一名干了12年村支書的老支書也反映,他往村里墊的錢超過10萬元。“兩個孩子在外邊打工,我有時候得問他們要錢。”老支書說,到目前墊付的錢沒有說法。當前,絕大多數村干部都不是體制內的人,他們的工資收入不高,如果長期倒貼,對他們一家的生活生產肯定有不小的影響。 對于村干部的倒貼,有人認為,共產黨員干部,就應該有“吃虧”的精神,就應該能“吃虧”,言下之意,當干部要吃虧,倒貼也就順理成章。仔細想一想,作為一個基層干部,理應有吃虧的精神,吃一點虧理所當然,但把這視為村干部倒貼的理由,這很不應該。 人們常說,“吃虧是福。”作為一個基層干部,為了群眾利益,為了黨和人民事業,可以吃虧。比如在危房改造,在低保戶評定時,優先考慮其它貧困戶群眾的利益,而把自己、自己的家人的利益放在最后,這樣舍小利、顧大義、順民心的“吃虧”,確實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把村干部的“吃虧”和工作倒貼混為一談,甚至對村干部進行道德綁架,認為他們倒貼天經地義、理所當然,對此就可以不管不問,這就確實是值得推敲。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對那些甘愿為民吃虧、肯自我犧牲的好同志、好干部,都應高看一眼、關愛一分,但各級黨組織也應該關心關愛肯“吃虧”的干部,不讓他們流血又流汗,不能讓倒貼影響了他們自己的生活品質,這毋容置疑。(李瑛)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