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現象”之后,區域旅游如何出圈?
2020-12-15 10:13:02??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藏族男孩丁真,因偶然被拍下純真笑容走紅全網,隨即成為家鄉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的旅游形象大使。過去鮮為川外所知的理塘成為極具旅游吸引力的“網紅”目的地,是丁真偶然火了之后的必然。(12月13日 工人日報) 天降“頂流”。因為“甜野男孩”丁真,今年2月剛剛脫貧的理塘意外出圈。還是數字更有說服力:12月3日晚8點,丁真和倉央書房的工作人員在快手進行了一場開箱直播。將近兩個小時,吸引348萬網友在線圍觀,點贊數遠超100萬,賬號漲粉超過 38萬……一場不帶貨的快手直播,令關鍵詞“我要去理塘”出現了36.2萬次。更有數據顯示,丁真走紅后,“理塘”搜索量猛增 620%,比國慶期間翻了四倍。 誠如論者所言:在此之前,理塘或許沒有預料到丁真的出現。不過,或能肯定的是,他們一直在尋找潮流與時尚的“理塘打開方式”。理塘究竟是怎樣的理塘?在一場直播首秀中,我們甚至看不到它的模樣;但網友們卻從丁真的笑容與互動中,感受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想象之美。這種美,是蕩滌霧霾之后的純粹;這種美,洗盡鉛華之后的真實。就像網友調侃的,“一看就是沒做過奧數的明亮眼睛”。因此,若說民眾追捧的是丁真的容顏,莫如說,每個人內心里都住著一個“丁真”——策馬揚鞭、馳騁牧場,在草地上躺一整天,看云卷云舒、看風流云散。問題是,在流量狂歡之后或者之前,更多類似理塘這樣的地方,如何帶著區域旅游的美好,在文旅產業發展的風口逆風而行呢? 最簡單粗暴的,就是借網紅界的東風。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人人都能放低姿態,在流量問題上拿出市場化的思維來抓住契機。說得更直白一點,在丁真現象上,如果沒有地方部門極高效率的應激反應,理塘二字的熱度可能還真未必達到眼下的高度。別忘了,就在丁真火出圈的第一時間,理塘縣祭出一系列快速反應:和丁真簽約、開設丁真的社交媒體賬號、策劃推出紀錄片《丁真的世界》、快手直播引流穩流……這波操作,雖然小有爭議,但從市場來說,非常成功。 真正的問題是:丁真也好、李子柒也罷,這些偶然的個例,都是不可復制的。指望各家各戶都靠偶然的“頂流”來一夜暴富,這基本跟買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因此,常態化的操作,還是流量思維。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國內“互聯網+旅游”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只要謀略得當,互聯網確實能有效推動旅游業與多業態融合發展,進而實現“乘數效應”;“丁真現象”之后,各地區域旅游如果要想出圈,不應該是去模仿或山寨,而是要講好文化故事、厘清IP的概念。在“去中心化”的今天,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區旅游景點轉身成為網紅打卡地,概率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小——關鍵在于地方部門的營銷能力與市場智慧。 更多的“丁真”、更多的“理塘”,更多詩意與美好的風景,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在直播平臺的屏幕間、在綠水青山的大路上。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