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靠什么吸引了年輕人
2021-01-21 17:52:22??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文化評析】 講述福建對口幫扶寧夏,使西海固地區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電視劇《山海情》,豆瓣開分9.1分,目前上漲至9.3分,成為2021年開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作品。 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扶貧劇有一天也會成為“爆款”。因為《山海情》的成功,不僅在于它集合了一眾金牌制作團隊,人物形象真實,劇情符合時代特征,更在于它真正脫離了“宣傳片”的概念與出發點,用真誠創作的心態,以平等的視角,去觀察和反映貧困地區民眾的生活方式與精神狀態。 將貧困鄉村與鄉村人的困難“景觀化”,以極小一部分人好吃懶做為由將整個被幫扶群體“污名化”,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的刻板印象。貧困因何而來?環境局限、歷史成因、思想觀念……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由于有些人將貧困群體當成“他者”,長時間處于對貧困的想象和建構中,導致有的影視作品也帶上了一種創作者的精英凝視。加之當下確實有一部分扶貧劇創作帶有任務性質,在完成任務的心態下,創作者用敷衍或居高臨下的態度制作作品,并沒法到達觀眾的內心,更不能讓觀眾通過扶貧劇真實地觀察到貧困地區的問題。 但實際上,貧困地區想要得到的,并不僅僅是資金、項目和噓寒問暖,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貧困地區就像一面鏡子,你想要讓它呈現出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它便會給你一幅你想看到的畫面。電視劇創作,恰恰需要打破并越過這幅“畫面”,進入貧困地區的內部與深處,發現真實的鄉村圖景。 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劇中呈現的村民在脫貧致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都很細枝末節、很生活化,都是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而劇中的扶貧干部并非萬能,也無“主角光環”,村民的不理解、技術上的不懂行、手中資源的不足——扶貧干部所能遇到的真實困難,都刻畫在了劇情細節之中。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