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直播電商亂象需提高作惡成本
2021-06-03 10:15:58??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2日,因朵唯手機翻車不久的“驢嫂平榮”,又因出售問題手機登上熱搜。就在同一天,《南風窗》微信公眾號發布報道稱,網友在薇婭、李佳琦直播間搶的紅包無法用來支付尾款。瘋狂的數字一次次見證直播電商的魔力,頻發的亂象也一次次擊中直播電商的命門。如何遏制直播電商頻發的亂象,值得深思。 頂流主播們售品出現問題后多會選擇主動“割肉”,以高額賠償化解消費者的不滿情緒。退款不退貨成常規操作,更有平臺對消費者實施9倍賠償。這廂出售劣質產品賺取巨額傭金,那廂遭遇東窗事發就賠償了事。對單場直播成交上億、個人資產動輒億萬的主播們來說,這就好比猴子身上拔撮毛——雖然肉疼卻不至傷筋動骨。作惡成本低是主播們“前仆后繼”的根源。從根子上治理直播電商亂象,提高作惡成本是首要之策。 假燕窩事件發生后,“辛巴或面臨15年刑法責”曾引發熱議。直播電商作為新興事物,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值得慶幸的是,5月25日《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辦法》強化了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間營銷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有效執行是法律法規的生命力所在,高高舉起的錘子不能輕輕落下。面對亂象頻仍的直播電商,執法部門應從重從嚴處罰,對主播們形成強大威懾力。遭到法律嚴懲,應成為主播作惡的最大成本。 提高主播作惡成本,還考驗平臺方的決心。某種程度上,主播大V和網絡平臺是互利共生的關系。網絡平臺為主播大V提供了舞臺,主播大V為網絡平臺吸引用戶。這種互利共生關系讓主播們有恃無恐。因假燕窩事件被封60天后,復出的辛巴和他的徒弟們依舊風生水起。對于劣跡主播,平臺方不能有“護犢子”的私心。試想,平臺如能做到“一次售假永久封禁”,主播們還會如此肆無忌憚嗎? 直播電商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強大消費潛力。然而,頻頻發生的亂象不斷打擊著人們對直播電商的信心。對此,需有關部門和平臺方齊抓共管,合力提高主播作惡成本,引導直播電商走上良性軌道。這不僅事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事關整個國民經濟的有序運行。(高存玲)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