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紅”清涼“神器”變“兇器”
2021-06-28 15:36:1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炎炎夏日,氣溫持續升高。市面上出現了一款清涼“神器”,一搖一噴就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但其實這款”神器”十分危險,里面的成分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液化氣。(6月27日《封面新聞》) 由于這樣的清涼“神器”,能瞬間實現清涼甚至結冰的“神效”,一面世,就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成為“網紅”暢銷產品。不過,通過消防員視頻講解演示,不難發現,這種“網紅”清涼“神器”,產品成分是丁烷和丙烷,丁烷有麻醉作用,長時間接觸會中毒,若丁烷量大,還可能凍傷。噴在身體后如果沾到火星,那后果不堪設想。 這意味著,這款“網紅”清涼“神器”,具有嚴重的質量缺陷,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若任由企業生產與網絡平臺出售,那就等于將隱患與事故轉嫁給消費者,極有可能成為傷人的“兇器”。 數據顯示,我國“網紅”經濟中的電商市場規模已達3000億元。如此市場規模的“網紅”產品,在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有些“網紅”產品,投機取巧,追求“爆款”,卻不注重產品質量安全,成為影響社會安全的“隱形炸彈”。 譬如,巴克球、水彈槍、彈力軟軸乒乓球,這些被網絡社交平臺帶火的“網紅”玩具,其實是粗制濫造的“三無產品”;比如,被稱為“遛娃神器”的兒童輕便童車,抽樣結果100%存在安全風險,且存在商家無法提供質量檢測證明的情況;此外,發光冰塊不過是內置了LED小燈泡,而一旦被誤食便危及身體健康;走紅的美白產品暗地里添加了違規的化學成分,使用時會釋放出甲醛;發光氣球受到追捧,但遇到明火或高溫極易發生爆炸等等。 如何保障“網紅”產品質量,有效防范相關安全風險,成為亟待破解的社會課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對關系到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電商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未盡到審核義務,或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顯然,對于電商平臺,不能只注重流量,而不顧產品質量,要切實對“網紅”產品,進行嚴格審核把關,負起應有的主體監管責任。否則,將到相應的處罰。 從根本上講,要從源頭上強化市場監管,架構起相關產品生產者、銷售者追溯機制,尤其對產品存在安全隱患的“網紅”產品,要主動出擊,進行嚴厲懲治;作為消費者,也要增強安全意識、質量意識與維權意識,對不合格產品,要理性消費,主動“用腳投票”。 當然,對于“網紅”生產企業而言,既要挖掘消費“賣點”,找準消費“熱點”,更要注重產品內核品質,在追求“出名”的同時,筑牢質量根基,守住產品質量“底線”,那么,“網紅”產品市場前景,才能會變得更加美好。(吳睿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