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2022-04-07 09:20:44? 作者: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草木蔥蘢,春和景明。清明之際,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人們在體驗民俗、緬懷先賢、祭奠英烈的同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厚植家國情懷。 梨花風起正清明。清明時節,全國各地開啟“清明之祭”,向英烈表達悼念之情、尊崇之意,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 網上祭英烈,云端寄哀思。疫情當前,不少地方部門、烈士紀念館結合民意需求推行網上祭英烈活動,國家網信辦就清明期間網絡祭掃作出規范。與傳統的祭掃方式相比,網上祭奠英烈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通過網絡祭掃平臺,網友可以用鞠躬、獻花、留言等方式緬懷英烈、致敬英烈。網友們感謝英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紛紛表示,回報英烈最好的方式就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認真做人、踏實做事,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揚英烈事跡,續紅色血脈。清明節前及清明假期,各地積極開展宣揚英烈事跡、弘揚英烈精神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緬懷英烈、崇尚英雄的濃厚氛圍。各級共青團組織、少先隊組織廣泛開展主題課、詩歌朗誦、制作手抄報以及講述英雄故事等豐富多彩活動,繼承先烈遺志,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廣大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通過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嗶哩嗶哩、小紅書、今日頭條等網絡媒介,采用展示烈士遺物、家書事跡史料以及紅色經典影視文化作品,發布有關紀念回憶文章,制創文藝作品、歌頌英烈微視頻等形式,大力宣傳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歷史進程中英勇獻身的烈士的感人事跡、重要貢獻。紅色故事是最生動的教材,在參與中傳承、在傳承中發揚,信仰之火就能熊熊不息,紅色基因就能融入血脈。 為烈士尋親,竭力慰忠魂。今年清明節之際,退役軍人事務部繼續聯合媒體開展“為烈士尋親”活動,尋找30位烈士的安葬地,為10位烈士尋找親屬;退役軍人事務部印發通知,部署穩妥開展烈士遺骸搜尋發掘鑒定保護工作。近代以來,無數英雄烈士為國家、民族和人民英勇犧牲,但由于戰爭等歷史條件限制,許多英烈目前仍無法找到安葬地或確定身份。為烈士尋親,搜尋發掘鑒定保護失蹤或無名烈士遺骸,對于弘揚英烈精神、慰藉烈士親屬、彰顯國家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當年,他們為我們犧牲,今天,我們一起為他們尋親,讓他們的家人心安,讓忠魂笑慰九天。 英雄者,國之干。對為國為民犧牲的英雄烈士,我們要永遠懷念他們,給予他們極大的榮譽和敬仰。永志不忘英烈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銘記英烈們作出的犧牲和努力,抖擻精神、踔厲奮發,我們將走得更遠更堅定。(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