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延平區構建“四共”山海教育融合發展模式
2024-01-04 08:58:19?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練冰
|
時令雖已深冬,但美麗鷺島蓬勃的檳榔樹葉子仍綠得像一片片無瑕的翡翠,在陽光輝映下撲閃著道道金光。日前,福建省廈門市檳榔中學迎來閩北南平市延平區教育系統的同仁們。“今天我們趕赴這里向你們求取‘真經’來了!”延平區開元實驗學校負責人握著檳榔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經麗紅的手說道。 “此行是高起點打造延平區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元實驗學校,對廈門市思明區教育局及檳榔中小學的深度回訪與對接。”延平區教育局負責同志介紹說。 根據延平區委、區政府的統一工作部署,延平教育系統立足崗位,推動主題教育見行見效,以“氛圍共創、發展共謀、資源共享、協作共建”的“四共”山海教育融合發展模式譜寫出延平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篇章。 頂層設計,攜手“山海之情” 延平山姿水清,鐘靈毓秀,“八閩四達之沖”的區位優勢及其歷史所形成的樞紐地緣,歷來有著較高的教育稟賦。延平區曾作為南平中心城市,有著45萬余的常住人口,百姓對高品質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為尋求辦學活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快速提升,全區教育事業正面臨二次轉型發展的新需求,即從注重規模、數量的外延式向注重品質、質量的內涵式轉型;從封閉辦學向開放辦學的轉型。 鑒于新建開元實驗學校座落于南平市新城與舊城連線發展教育帶、城鄉結合部,并且所在區域已有1所中學、4所小學,為打破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過于集中而造成的生源“擁堵”與“飽和”局面,布局教育新跑道,以實現“變道超車”,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召集教育、人社、發改、編辦等部門進行會商,嚴字當頭、實字托底,決定以開元新辦學校為樣本,借力廈門、莆田兩市教育的資源優勢,搭建教育協作平臺、鑄造教育合作鏈條、構筑教育運作集群,擴大有效的、高端的教育供給,開啟新時代延平教育新樣態。 “小手牽大手,山海協同走”。延平區教育系統著力構建的“四共”山海教育融合發展模式,拓展出“大海”推動“小山”教育質量增值的發展路徑,以求在辦學理念、制度建設、管理模式、教育質量上不斷守正創新、提質增色。 部門聯動,澆灌“協作之花” 按照要素保障、梯度推進原則,延平區教育系統積極探索建立對接機制,有效達成延平區與莆田市秀嶼區形成結對幫扶區,秀嶼區實驗小學與延平區正榮小學、毓英中學與南平市建溪學校簽約結成校際對口幫扶學校。 2022年9月,秀嶼區教育局負責同志攜同該區教育系統一行到南平第二實驗小學開展掛鉤幫扶工作,對該校“七彩教育”內涵作了更進一步的開掘,并捐贈《塑根作文系列叢書》1000冊,助力延平教育攢足力量、勇毅前行。 2023年上半年,區委、區政府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重點,緊盯教育發展薄弱環節,營造教育“樂業樂教樂學”氛圍,幾經多方協調,進一步推動與廈門市思明區形成結對合作區。 思明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對思明、延平兩地教育合作前景看好,深情表態:“我們秉持‘和你一起成長’的文化理念,持續擴大對外合作與幫扶。山海師徒簽約進一步擴大了我區在教育合作上的引領作用,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為開元實驗學校的快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融合發展,催生“發展之果” 近年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教育局樹立“七商教育”治教理念,聚焦教育短板突破,圍繞“以最高的‘心商’加快高質量黨建引領,以最高的‘情商’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境,以最高的‘德商’建立培根鑄魂的育人體系,以最高的‘智商’推動教育質量全面提升,以最高的‘逆商’解決教育的疑難雜癥,以最高的‘悟商’接受教育發展的新思維,以最高的‘健商’確保教育團隊和師生的身心健康”等七個核心要素,致力于辦延平人民滿意的教育,延平區先后獲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福建省教育工作先進區、福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延平區借鑒“秀嶼學案”“思明教案”,聚勢謀發展突破,致力實現從“引入”到“示范”、從“合作”到“孵化”的教育發展進階,全力打造3所“家門口”學校為優質學校。 明志有為,同行致遠。據悉,延平區8位教師以第3位核心成員身份參與“莆田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研究”的8個共同課題項目研究,正進入第三階段的項目研究工作進程。“我校8位學科教師、2位班主任完成協約并開啟了線上業務交流和實地走訪學習,正規劃跟崗學習安排。下階段部分學科教研對接內容已商定好。”開元實驗學校英語教研組長興高采烈地說。(于培洋 陳艷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