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譜寫延平“二次創業”新篇章
2025-02-26 09:36:33?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藍圖,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202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到福建考察,發表了重要講話,為福建改革發展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為我們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延平區委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學出改革的信心決心,悟透改革的使命責任,明晰改革的思路任務,凝心聚力、奮楫爭先,按照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和市委六屆八次全會部署,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走好具有延平特色的改革之路。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增強“一盤棋”意識。改革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只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不會南轅北轍;只有強化“一盤棋”意識,才不會忙而無序。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艱巨復雜的改革任務,正是因為有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黨和國家事業才能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福建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南平作為福建生態屏障,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這些年不斷探索創新“森林生態銀行·四個一”模式、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大武夷綠色食品研發中心、“幸福里”社區、“4+N”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等一系列改革實踐。延平區緊跟步伐,著力在工作落實、成果轉化上下功夫,去年新增林業股份合作面積3538畝,同比翻了三番;“四鏈”融合支持企業發展,三年新增“四上”企業167家、數量全市最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滿意率96.67%,居全市首位;建成5處“幸福里”社區并加快打造2.0版本。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只有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延平的改革發展事業才能方向明、任務清,行穩而致遠;只有堅持“市區一體”,延平的改革發展事業才能更加精準地對接民生所需、基層所盼,特別是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重視關心和鼎力支持下,南福路快速通道、曲港大橋、江南片區劍津小學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民生改革蹄疾步穩。只有堅持“兩區”融合發展,延平的改革發展事業才能“1+1>2”、事半功倍,2024年以來,延平區以閩江黃金水道復航為契機,與南平工業園區聯手壯大臨港經濟,水路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195.75%,碼頭貨物吞吐量超27萬噸、比去年翻了5倍,帶動企業物流成本降低10%,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在延平的場景應用更加豐富、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改革工作亦然。馬克思曾經說過:“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手段同時產生”,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論原則。我們深知,延平作為福建曾經的“小三線”建設主戰場和人口大區,既肩負著市域經濟中心的光榮使命,又面臨著生態治理、產業轉型、補齊短板等一系列挑戰;既要持續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又要不斷解決前進道路上的新情況、新問題。為此,我們要進一步聚焦工業體制改革,針對區本級薄弱的工業底子,成立區工業發展中心,推進“工業強基”計劃,在大橫產業園區新落地10個項目、新增產值17.2億元的基礎上,緊盯物聯網電池、竹木加工2個縣域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要進一步聚焦國企改革,針對原區屬國企存在的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國投、產投、文旅“三大集團”的黨組織領導、經營決策、內控監管等機制,在2023年節約融資成本1.12億元的基礎上,聚焦城市運營、工業孵化、產業配套、閩江文旅等實體業務,著力增強國企核心競爭力。要進一步聚焦財政工作機制改革,主動適應“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的國家財政政策,總結提升我區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評價連續兩年全市第1的有效做法,深化預算績效、項目評審、零基預算、采購意向公開等改革,不斷增強向上爭取資金的能力,提高資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益。要進一步聚焦社會治理體系改革,直面安全生產、社會治理等領域痛點,鞏固進京上訪人數、安全生產事故起數連續三年下降的良好態勢,深化“吃茶話事”、群眾“微心愿”辦理、“1+N”溯源治理等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我們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沿著改革的正確道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年一年努力奮進,延平定能攻堅克難、再現輝煌。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矢志改革、敢于斗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走好新時代改革之路,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高舉“二次創業”旗幟,區委領導班子發揮“頭雁效應”,帶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將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切實增強推進改革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要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通過思想革新,沖破思想觀念障礙,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在“千絲萬縷”中找準“關鍵”線頭,服務“市區一體”“兩區”融合工作大局;通過路徑革新,擺脫路徑依賴,研究吃透超長期國債、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新政策,把發展所需與延平所能結合起來,從中找到有效“過河”的“橋”和“船”;通過機制革新,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暢通抓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將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要堅持把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持續提升延平干部的精氣神,用好用活“夜話經濟”、黨委(黨組)“書記夜談”、干部實績檔案等改革辦法,著力解決隊伍思想不夠解放、創新動能不足、能力素質不夠等具體問題,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在改革發展一線“賽場選馬”,著力鍛造一支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推動各項改革部署在延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共南平市延平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