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創建 |傳遞網絡文明正能量 共建美好精神新家園——延平區網絡文明建設概述
2023-07-14 08:51:18? 作者: 來源:區委文明辦 責任編輯:
|
延平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區委工作部署,將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文明培育與共建網上美好精神文明家園緊密結合,通過線下線上互動宣傳,共建共享網絡文明成果,推動和凝聚起網絡文明強大正能量。 01 文明實踐“聯”網絡, 讓文明之花開得更美 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聯通到網絡上,通過網絡空間,全面展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志愿服務項目,深入宣傳全區文明實踐經驗做法、動態信息等,持續傳播新時代文明實踐“最強音”,弘揚文明實踐正能量。 (一)“兩中心”融合,實現傳播更“優化”。延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區融媒體中心的“美麗延平”APP中嵌入文明實踐點派單系統,實現文明實踐中心點派單系統與融媒體中心的網絡宣傳高度融合。在點派單系統中,介紹“8+N”服務隊伍,提供招募志愿者的渠道,分設活動掠影和熱點資訊專欄,展示延平區志愿服務新風尚,傳播志愿服務正能量。同時,依托延平區融媒體中心“美麗延平”公眾號,設置了延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專題,刊登文明實踐動態信息,讓更多的網民感受文明實踐之“美”。 (二)內容形式多樣,實現傳播更“豐盈”。創新“定單+點單”工作機制,通過文藝演出、惠民演出、便民服務、親子互動、道德講堂等,讓黨的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如,近期上傳的“學習先進模范 汲取榜樣力量 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先模人物巡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活動、“閱享新時代 一起向未來”世界讀書日活動等,既宣傳了新思想,又倡導了新風尚。一年來,延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接受點單276個,下發定單457個,上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明新風尚、傳統文化等活動資訊965條,全面展示了延平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成果。 (三)培育特色品牌,實現傳播更“亮眼”。精心培育具有延平本地特色的“永遠跟黨走”“小院黨課”“科特派·助你來”“金口哨·小紅旗”文明交通勸導等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組織發動各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以全區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開展各類頗具延平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小院黨課”“小紅旗·金口哨”文明交通勸導等志愿服務做法,在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的“文明風”網站和“文明福建”微信公眾號上刊登宣傳。 02 文明創建“上”網絡, 讓文明之歌唱得更亮 將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聯通至網絡上,通過網絡空間,廣泛宣傳延平區委、區政府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區的部署安排,宣傳各類群眾性文明創建的做法成效,宣傳各鄉鎮、街道和區直各單位的創建動態信息等,引導和發動全社會參與文明創建,提升全體市民的文明素養。 (一)常態化宣傳文明創建。發布文明創建信息1490篇,面向社會直播理論宣講、道德講堂、家風家教等主題文明創建活動33場,進一步提高了市民文明意識,助力文明行為的養成。 (二)常態化曝光不文明行為。在“美麗延平”公眾號增設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曝光一批不文明行為,如遛狗不牽繩、亂張貼小廣告、亂晾曬衣物、占道經營、店面外溢、亂停車、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以曝光促整改、以整改促落實,提醒廣大市民注重日常生活細節,遵守文明行為規范,進一步引導全社會打造整潔有序、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讓延平凈起來、美起來、文明起來。截至6月30日,已累計曝光302期,共1490個不文明行為。 (三)常態化刊登文明公益廣告。在“美麗延平”公眾號專題刊播“講文明樹新風”“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等主題公益廣告41期,制作刊播了《@延平人 社區文明 從我做起》《@延平人 我們應該這樣過馬路》等4條原創公益廣告視頻,用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地引導市民樹立文明意識。同時,組織開展“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原創作品征集評選活動,評選出22組入圍作品,參與網絡投票5018人次。結合延平IP動畫形象“延平百合仙子”“戎裝鄭成功”設計刊播延平特色原創公益廣告。 03 文明培育“進“網絡, 讓文明之風吹得更新 把延平區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的評選活動,通過網絡全過程發動參與、全過程讓市民監督,持續深入宣傳報道身邊好人好事,多形式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禮儀等線上活動,提高廣大市民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支持率,倡導樹立延平文明新風尚。 (一)廣泛發動網民參與“身邊好人”評選。舉辦“延平身邊好人”評選3期,發動12.1萬網民參與網絡投票,其中一期延平區“身邊好人”評選,就有7.4萬名市民參與網絡投票。道德模范、星級志愿者、新時代好少年等候選典型均同步依托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面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引領社會向身邊先進看齊。 (二)多形式深入宣傳先進典型生動事跡。依托“美麗延平”,深度報道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時代好少年等15人的先進典型事跡。排演刊播《情系桑梓弘大愛,丹心義行兆永福》音詩畫節目,在“文明福建”微信公眾號的“德耀八閩·喜迎二十大”全省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故事匯節目中展播。錄制了刊播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先進典型新春祝福等。 (三)常態化倡導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依托微信公眾號平臺組織開展移風易俗線上答題、文明禮儀知識問答活動。連續2年通過H5形式發動廣大市民簽訂《春節期間禁止和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倡議書》承諾書,參與人數超10多萬人。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向廣大延平市民發出《關于開展節糧減損文明創建的倡議書》、《關于綠色清明 零碳祭祀 從我做起倡議書》、《關于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倡議書》、《關于移風易俗文明過年倡議書》等各類文明倡議,讓廣大延平市民通過網絡,積極呼應文明倡議,主動踐行文明行為。 |